中国上杭党校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科研工作 > 科研信息
发挥党校培训干部主阵地作用 推进上杭生态型工贸强县建设
文章来源:中共上杭县委党校            发表日期:2010-04-20  [字体显示:  ]  [收藏]   [打印]   [关闭]

  党校作为培训、轮训干部的主渠道、主力军、主阵地,如何应对干部需求多样化的趋势,为推进上杭生态型工贸强县建设发挥更大作用,是党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。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,我校围绕这一课题,精心组织,采取问卷调查,召开座谈会等方式,深入开展调研活动。

  一、干部队伍素质面临加快发展的新挑战

  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始终在建设和改革中保持强大的创造力、凝聚力、战斗力,就在于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适应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。不容忽视的是,不少干部长期处于基层一线,忙于事务性工作,以致越来越难以适应加快发展的挑战和创新工作的需要。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:

  ——书本性知识老化,难以顺应知识快速更新的需要。就上杭县而言,随着机构改革的深入进行,进入机关乡镇的人员得到有效控制,新增的人员基本上是省选调生和少量的事业单位考录人员。这些人员在新知识的掌握上有期优势的一面,但毕竟人烽较少。原有的大多数干部已进入中年阶段,工作和生活的压力,使他们对自身素质提高的学习,热情度不高,且学历和职称主要源自过去书本性基础知识。但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,有些干部知识透支问题已日渐突出。

  ——岗位性技能钝化,难以跟上信息社会发展的步伐。随着开放型经济、网络式经济的加速形成,办公自动化、知识网络化的集成速度越来越快。但一些干部对学习政务信息、办公自动化管理等现代知识方面,存在着于工作利少的“主观无用论”,或学习工具性知识基础差的“客观无为论”等思想偏差,学习积极性不高、主动性不强。有时偶尔学习,也是“蜻蜓点水”、应时应景,从而导致网络操作能力不强,捕捉市场信息和对外交流的能力减弱,复合型人才、高技能人才缺乏的矛盾日益凸显。

  ——适应性本领弱化,难以肩负建设和谐社会的重任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而出现的新矛盾、新问题,有些干部“老办法不管用,新办法不会用”,深感“本领恐慌”,存在“四难”现象: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素质不高,缺乏统筹全局,推动科学发展、促进和谐社会的能力,在理解和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上掌握主动权难;二是群众工作能力弱化,缺乏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,破解发展“瓶颈”,解决热点难点问题难;三是新的现代管理知识和法律法规掌握不多,缺乏科学执政、依法执政、民主执政的能力,调动群体智慧和协调各方利益难;四是缺乏创新意识和拓展工作的能力,凭老经验办事,摆脱繁杂事务难。如果任其发展下去,势必造成基层干部难以应对新挑战,更难以肩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。

  同时,党校自身面临的新情况,对党校教学提出了新挑战。党校教育事业是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,但又具有突出的特点和优势。党校教育的优势,主要是体现在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,它既非纯理论、纯知识的教育和灌输,又非纯传授解决操作问题的技能培训。换句话说,它既要弄清基本理论和知识,又要运用理论去认识、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。然而,到目前为止,党校教育培训的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,还存在不少问题,在教学内容安排上,过于注重基本理论系统教学,对当前的现实问题、热点问题关注不够,对不同层次、不同类别干部的差别化教学重视不够,不同程度存在“上下一般粗、左右一个样”现象,教学针对性、实效性不够强;在教学方法上,基本以灌输式教学为主,案例教学、讨论式教学、研究式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亟待加强;在教学管理上,离管理的科学化、制度化、规范化还有较大距离。

  二、改进干部培训、轮训工作的几点思考

  (一)转变观念,科学定位。党校是轮训和培训党员领导干部,培养党的理论队伍,学习、研究马克思、列宁主义、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的阵地,是干部增强党性锻炼的熔炉,是教育培训干部的主阵地,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,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。这一性质决定了在用集中培训方式提高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方面,党校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。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:开创党校工作新局面,必须完善教学布局,坚持以邓小平邓小平理论、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中心,着眼于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领导素质和执政能力,以掌握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为重点夯实学员的理论基础,以把握时代特征和国际经济政治形势为重点拓展党员的世界眼光,以强化大局意识和应对复杂局面为重点培养学员的战略思维,以坚定理想信念、增强宗旨观念和改进作风为重点增强学员的党性修养。党校应服务当地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,不断加大应用理论研究,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保证。因此党校培训目的,要按照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四中、五中、六中全会、十七大的要求,要按照全国党校工作会议的要求,转变观念,科学定位,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,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科学判断形势、驾驭市场经济、应对复杂局面、依法执政、总揽全局、执政能力等方面的能力,不断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。

  (二)突出素质和能力建设,规范党校培训课程。在推进党校教学改革过程中,必须始终要求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、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为中心,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,把理论基础、世界眼光、战略思维和党性修养的教育同提高执政能力紧密结合起来。同时大胆对教育培训内容进行创新,并将提高素质和能力的目标具体化为四部分课程:一是政治理论课程,重点是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现阶段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;二是党性修养课程,将培训着力点放在坚定理想信念、学习党规党法和加强党风廉政教育上,在所有班次中都将党性锻炼作为贯彻始终的重要内容;三是专业能力课程,从本县干部队伍实际和岗位需求出发,重点海西建设,我县经济社会建设和上杭县情等专题;四是领导能力课程,包括领导科学、战略思维、公共危机处理、应对媒体等内容,既包括领导科学的理论知识,又含有实际操作的技能训练。

  (三)创新工作方法和教学方法。提高培训的有效性。党校要把握新的变化趋势,就需要不断的创新。创新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,国家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。党校作为从事干部培训教育的主阵地,也要强调创新,只有创新,才能抢抓机遇、迎接挑战,加快发展,提高水平。所谓创新就是要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,因此要大胆去尝试,并不断总结。因此创新应该包括两个方面,一是在前人的基础上,找到最适合的培训对象的方法和思路。二是执行,执行也是一种创新。结合实际,将别人的先进的思想、先进的理论、先进的方法学到手,执行好,也是一种创新。根据时代的要求,党校应提倡搞好“三个转化”,即:把马列主义、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同科学发展观转化为学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;把先进的管理和先进的管理知识转化为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,把党性修养转化为优秀的思想品德和优良的工作作风。在干部培训教育中的创新主要表现在:培训方法的创新、班次设置的创新、课程设置的创新、培训内容的创新、教学方法和培训方式的创新等等。改革教学方法,促进学员能力的提高。在这个过程中,每一个干部除了接受教育培训外,还必须通过实践锻炼来实现。因此,党校在干部培训中,在实践锻炼的环节,加快现场基地建设,让学员到实地参观考察,增强感性认识,增强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结合度。让学员通过动脑(思考分析问题)、动手(做笔记、写作)、动口(研讨、发言)来提高自己的能力。在改革教学方法中,可推行单元研讨式教学,加强互动式教学,开展社会调研等。

  
收藏】 【打印】 【关闭

主办:中共上杭县委 党校
闽ICP备20011958号 E-Mail:dx@shanghang.gov.cn 联系电话:0597-3842313
建议使用:1024*768分辨率,16位以上颜色 Netscape6.0、IE6.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